无锡人百科 >>所属分类 >> 科学领域   

标签: 名人

顶[0] 发表评论(0) 编辑词条
朱士嘉,字蓉江。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)生于无锡县东北塘乡塘头
镇樊七桥朱巷。他15岁那中父亲去世,家庭经济陷于困境,无力继续升

学。后在亲戚的资助下,才进江阴励实中学读书。

****1924年,他考入燕京大学历史系。在该校参加了禹贡学会,开始在

顾颉刚主编的《禹贡》半月刊上发表有关中国地方志研究的文章。大学

毕业后,考取同校硕士研究生,于1932年获硕士学位,留校任图书馆中

文编目部主任,兼任辅仁大学历史系讲师。这时他又参加了地理学会,

常在《地学》上发表文章。他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时,就在老师的指导下

广泛涉猎全国各地方志,积累资料,着手编辑《中国地方志综录》。该

书于1935年出版,是一部具有相当规模的工具书,实用价值极高,引起

了国内史地学界的重视,也引起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注意。该馆东方部主

任于1939年邀请他赴美。他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的3年内遍览馆内东

方部特藏之一的中国地方志,编写了《美国国会图书馆中国地方志目

录》,著录了2900多部地方志,这堪称是《中国地方志综录》的姐妹

作。对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中国地方志,国内学者不了解其底蕴,朱士

嘉著作的问世,为学术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。

****在这期间,他参观美国国家档案馆举办的展览会,发现该馆藏有大

量有关华工的档案。3年内,他利用业余时间,复制了大约1000多页有

关中美关系的档案胶卷。这是研究近代中美关系史的第一手资料,十分

珍贵。后来他全部携带回国,捐献给了中国历史博物馆。

****1942年9月,朱士嘉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。他在

由他任主编的该校中国留学生刊物《新潮》上,大量报道了美国档案馆

所藏中美档案的情况。这时正值国内抗战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。国民党

消极抗战积极反共,政治上腐败无能,朱士嘉利用这一刊物也作了大量

报道,帮助海外留学生了解国内政治情况。

****1946年7月至12月,朱土嘉进美国档案馆学习档案管理法。这时他

已获博士学位。他在学习其间,仍注意中美关系档案资料的摸集,同时

搜集“美档”所藏有关欧洲各国档案馆的历史资料。他在这时所收集到

的资料,在回国后都交给了国家档案馆。翌年,他受美国西雅图华盛顿

大学远东系之聘,任该校副教授。在研究生的帮助下,又搜集、整理了

中美关系档案资料胶卷300多卷。这时,他参加了美国远东学会、美国

地方志学会和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。1948年,他积多年研究心得而撰写

的论文:《美国国家档案馆所藏中文档案》,在远东学会年会上宣读,

颇得好评,与会者一致认为有极高的学术价值.该文后来发表在《美国

远东季刊》上。1950年春天,他在西雅图结识了国际著名记者路易.斯

特朗,他从路易.斯特朗那边了解到了解放以后新中国的建设成就,同

时又在路易.斯特朗的热情鼓励下,在周鲠生、陈翰笙等著名学者的召

唤下,毅然决然辞去了华盛顿大学的优厚职位,回到祖国参加社会主义

建设,那年他刚45岁,精力充沛,学有成就,是人生的最佳时期。

****1950年9月,朱士嘉在武汉大学历史系任教,兼任该校图书馆馆

长。当时出任该校党委书记的是一位为鲁迅在一封公开信里痛加批评的

人,对知识分子执行“左”的政策,加上不断的政治运动,档案学和方

志的建设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,朱士嘉的专长自然难有机会发挥。3

年后,他在李达校长的支持下,调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工

作。这期间,他虽参与编写历史资料的工作,但以他的专长来衡量,似

乎并不相称。1957年的那场政治风波,他未能免于劫难,被抛出了正常

的工作和生活轨道,只能在图书馆中从事一般技术性的工作。从1958中

到1960中之间,换了3个地方。 但即使在逆境之中,他也没有放弃本职

工作,一面修订《中国地方志综录》,一面校补张国淦遗稿《中国方志

考》。为此他自费赴南北各地调查,获得很多资料,并在这个基础上,

革新体例,充实内容,编写了《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》,著录了8000多

部地方志。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天文史料整理组利用它在各地图书馆

找到了大量天文资料,编写成《中国天象记录总表》和《中国天文史料

汇编》两书。“文化大革命”结束,朱士嘉已年届古稀。但新的历史

时代,为他迎来了“晚晴”的暮年,使他得以如刘禹锡所说的“将有为

补跟蹉跎”。他的专长有了“用武之地”。1980年4月8日,胡乔本在第

二次中国史学会代表大会上提出:“我们国家有个修地方志的历史传

统。今天,我们要继承这个传统。……另一方面,我们要用新的观点,

新的材料,新的方法和体例去编写地方志……”。1981年7月25日中国

地方史志协会正式成立。在这次大会上,各省市代表一致要求,恢复中

国地方志小组。1983年9月9日,经批准同意恢复组织,由中国社会科学

院领导,更名为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。朱士嘉,被推为协会副会长,并

被提名为指导小组成员。自此以后,全国有17个省和自治区,84个城市

和1070个县,先后建立了地方志编纂机构,参与修志工作的人,组成一

支庞大的专业队伍,出观了“盛世修志”的空前盛况,朱士嘉以高度的

热情投入这一工作。他一方面看到一支庞大的修志队伍都是新手,需

要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素养;另一方面也看到社会主义时代编修地

方志,无论是观点和方法,还是体例结构等,都不能照抄旧的地方志,

必需予以革新,但也不能割断传统;因此社会主义的新方志和旧方志的

关系,必然是既有继承,也有创新。他针对这一类问题,写了不少文

章。其中有:《整理研究地方志刍议》、《中国地方志的起源特征及其

史料价值》《中国地方志浅说》,《推陈出新,编好社会主义新方志》

等,都是属于普及地方志知识的重要文章,对修志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

意义。既指明了方志在历史文献中的价值和作用,也指出了方志在反映

社会制度、礼俗习常、民生利弊,有它为五史所不能及的优势。方志在

这些方面,委曲隐微,莫不具载。另外,《顾炎武整理研究地方志的成

就》、《谈谈清代学者论述修志的问题》,则是从历史的角度总结编修

地方志的经验之作。行文条例清晰,议论精辟。对于历史上有关地方志

性质的争论,有他自己的见解,在地方志学史上应有他的地位。

****他对家乡编修地方志的工作,也十分关怀,经常来信指导和提供资

料。对明清两代所修的几种无锡县志,也有过极为精辟的分析。既指出

它们的优点,也指出它们的不足。要求参与修志的同志从中学习,发挥

其所长,弥补其不足。1987年l1月25日至28日,他曾亲自来无锡市、县

地方志办公室指导工作,并询问无锡市、县地方志编修的进展情况。

****1979年,朱士嘉经湖北省政府批准,被任命为湖北省文史馆副馆

长。同年,又被推荐为湖北省政协委员。1989年12月28日病逝于武昌寓

所。终年84岁。

附件列表


→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词条

下一篇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
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0

收藏到:  

词条信息

无锡人
无锡人
超级管理员
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  

相关词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