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锡人百科 >>所属分类 >> 艺术   

标签: 戏剧

顶[101] 发表评论(0) 编辑词条

锡剧
锡剧
锡剧别名“滩簧”、“常锡文戏”,其雅号为“太湖红梅”,是江苏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。发源地江苏省无锡市羊尖、严家桥等太湖沿岸农村地区。流行地区江苏南部、上海、浙江北部、江苏中部、安徽东南部。广泛流传于苏南、苏北地区,在浙江上海的部分地区也有流布,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,在民国时期称"新戏",抗战时期称"文戏",解放前后叫"常锡文戏",五十年代初称为常锡剧,锡剧是其简称。锡剧的特点在于它生长植根在农村,和农民有着密切的关系,具有朴实的感情、生动的语言、浓厚的乡土色彩,既是地方戏曲之花,也是通俗化的农民戏曲、农民文艺。

目录

[显示全部]

简要介绍编辑本段回目录

戏曲剧种。流行于江苏南部和上海一带。发源于太湖之滨的无锡、常州农村,初为乡民用当地的民歌小曲说唱故事以自娱,称为“东乡调”,后逐渐发展成曲艺形式的“滩簧”。

锡剧
锡剧
由于语音唱腔略异,分“无锡滩簧”和“常州滩簧”。之后,滩簧吸收了江南民间舞蹈“采茶灯”的身段动作,开始演唱生活中的小故事。多为二人一档,在农村中活动,所演节目只有一旦、一生(或一丑)两个脚色,如《双落发》、《磨豆腐》、《拔兰花》、《庵堂相会》,称为“对子戏”。“对子戏”形式活泼,演出方便,但在演唱内容上颇多局限,于是就出现了两档同场合演,有 4个人演出的“双对子戏”和几档同场有五六个人以上演出的“小同场戏”,剧目除对子戏外,还增加了《养媳妇摇棉纱》、《卖妹成亲》等有较多人物的小戏。进入城市后,又发展为多至几十人同场演出的“大同场戏”,剧目也增加了《珍珠塔》《玉蜻蜓》、《孟姜女》、《孟丽君》、《玉连环》等大戏。辛亥革命前后,无锡、常州的滩簧戏,正式搬上舞台,并先后进入上海,不久逐渐合班演出,改称“常锡文戏”,1952年定名为锡剧。现江、浙、沪、皖共有锡剧团32个。

历史发展编辑本段回目录

锡剧
大约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,锡常乡民用当地的民歌小曲说唱故事以自娱,称为“东乡调”。

太平天国前后,“东乡调”逐渐发展成曲艺形式的“滩簧”,演唱生活中的小故事,由于语音唱腔略异,又分“无锡滩簧”和“常州滩簧”。滩簧吸收了江南民间舞蹈“采茶灯”的身段动作,并曾用采茶灯花鼓戏的方式演出,故又被称作“花鼓滩簧”。

之后,滩簧戏多为二人一档,在农村中活动,所演节目只有一旦、一生(或一丑)两个脚色,称为“对子戏”。

20世纪20年代初期,开始出现“京、簧合班”,即是滩簧班子和京剧演员的合作。

1908年后,滩簧戏进入城市,又发展为多至几十人同场演出的“大同场戏”,开始演出大规模戏。

辛亥革命前后,无锡、常州的滩簧戏正式搬上舞台,并先后进入上海,不久逐渐合班演出,改称“常锡文戏”。

20世纪30年代,又吸收了杭州武林班的大陆板,苏州文书调的“玲玲调”,苏州滩簧和申曲的“迷魂调”与“三角板”,京剧的“高拔子”以及《春调》、《紫竹调》、《九连环》、《绣荷包》等江南民间小调,使唱腔更加丰富多彩。

1935年,江苏严禁滩簧。伪江苏省第一区党务指导员办事处下令无锡县党部严加取缔“淫剧”。9月27日,无锡第一台、中东、中央、耀记等戏院在报上联合刊登宣言,责难当局对滩簧“既不改良,又阻止改良,是对不起无锡社会的”,同时,各戏院联名向伪省党部、伪省教育厅具呈宣称:“誓死反抗任何不公道的待遇”,要求“派员来无锡调查处理”。10月5日,伪省党部派委员潘国俊前来调查观看,无锡第一台在《人报》《锡报》上刊登广告,使用“无锡文戏”名称“公演《克宝桥》”。潘委员观后表示“甚为满意”,并称“无锡文戏在艺术上、社教上评价都是极高的”“(滩簧)假使都能这样,是绝无疑异的”,对递送的一份《无锡文戏改进意见书》表示同意。当即成立了“无锡文戏改进委员会”,聘请当时在无锡社桥“江苏省立教育学院”担任戏剧教授的谷剑尘为委员(谷教授为浙江上虞人,二十年代初,即和应云卫等在上海组织成立“戏剧协社”,还和沈雁冰郑振铎等成立了“民众戏剧社”,影响很大)。“无锡文戏改进委员会”在谷剑尘的主持下,讨论了“无锡文戏实行彻底改革的方案”,发出了“征集各界对无锡文戏批评改进之意见”,作出了“训练滩簧演员的办法”,规划了“定期出版研究专刊”`等等措施,使“无锡滩簧”进入了“文戏时期”,也为锡剧开创了新局面。随后,苏州成立了“苏锡文戏改进会”,上海成立了“常锡文戏改进会”,江阴成立了办事机构。后来,文戏渐衰,锡剧又归纳为“锡帮”(含江阴、苏州、常熟),“常帮”(含宜兴),乃有“常锡剧”之名称。

1952年“常锡文戏”定名为“常锡剧”,

1954 年“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”后,“常锡剧”统称“锡剧”。

锡剧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,目前苏、沪、浙、皖共有锡剧团32个左右。

艺术特点编辑本段回目录

锡剧
锡剧
锡剧是一个长于抒情,具有江南水乡情趣和特色的戏曲剧种,它的唱腔曲调基本上是上下句的板式变化体结构,常在上下句之间插入一段或长或短的清板。主要曲调为簧调,包括老簧调、反宫老旦调以及簧调慢板、中急板、开篇、长三腔、哭腔、说头板、滚板、行路快板等板式唱腔。20世纪30年代,又吸收了杭州武林班的大陆板,苏州文书调(由苏滩和评弹衍变出来的一种说唱曲调)的“玲玲调”,苏滩和申曲的“迷魂调”与“三角板”,京剧的“高拨子”以及《春调》、《紫竹调》、《九连环》、《绣荷包》等江南民歌小调,使唱腔更加丰富多采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音乐工作者与演员密切合作,对锡剧音乐风格进行统一加工,并分清主次,先后改编和创作了多种板式唱腔,如“簧调”腔类新创了新簧调、芥菜花调、簧调流水板、反宫簧调等;“大陆调”新创了紧拉慢唱、大陆流水板、二八板、垛板、慢三眼板、新大陆调、弦上调(大陆反宫调)等板式,使它从单一的曲调发展为仅次于“簧调”的另一腔类;“玲玲调”除新创男腔外,也发展了流水板、自由板等板式。此外又吸收江南的民间音乐,改编了《南方调》、《陈调》、《新金陵塔调》、《柴调》、《洪发调》、〔乱鸡啼》等曲调。改革后的锡剧音乐,面貌一新,曲调柔和、流畅、轻快,具有“江南丝竹”特色。伴奏乐器以正、副二胡为主,琵琶三弦扬琴为辅,等管乐器也开始伴奏唱腔。

唱腔
属于曲牌板腔综合体,有男、女分腔的显著特点。曲调基本上是上下句的版式变化体结构,常在上下句之间插入一段或长或短的清板。主要曲调为簧调,曲调柔和、流畅、轻快。

乐器
以正、副二胡为主,琵琶、三弦、扬琴为辅,箫、笛、中胡、小提琴、大提琴等乐器也有参与。

角色行当编辑本段回目录

锡剧的角色行当虽有分工,但较粗略,分为几个发展阶段:

锡剧
锡剧

对子戏阶段,男角称"上手"(或称"左口"),女角称"下手"(或称"右口")。

小同场时期,角色增多,角色行当已由对子戏的"三小"发展为小生老生、滑稽()、老旦花旦五行。

大同场时,进一步分行,小生有"风雅"、"文武"之分,老生有"家庭老生"、"文武老生"、"奸雄老生"之分,滑稽有"潮流滑稽"(演唱时事新闻)、"呆派滑稽"(又称"冷面",以阴噱见长)之分,老旦有"家庭老旦"、"彩旦"之分,花旦有"青衣悲旦"、"文武花旦"、"闺阁花旦"、"风骚花旦"、"小旦"(又称"丫头旦")之分。

各行根据不同角色,又分成各种小行:

小生:分风雅小生文武小生反派小生(亦称"滑稽"小生)。

风雅小生扮演各类青年书生,重唱工,如《珍珠塔》的方卿等。

文武小生扮演各类青年武将,文能唱、武能打,如《五虎平西》的狄青等。

反派小生扮演各类纨绔子弟,唱腔多为大段〔中急板〕,如《何文秀》的张堂等。

老生:分家庭老生文武老生奸雄老生

家庭老生扮演员外、官员一类角色,重唱工,如《珍珠塔》的陈培德等。

文武老生扮演各类将帅,亦要能唱能打,如《换刀杀妻》的李广等。

奸雄老生扮演各类阴险奸诈的官员,唱念都用虎音,如《五虎平西》的庞吉等。

滑稽:分潮流滑稽、呆派滑稽(亦称"冷面滑稽")。

潮流滑稽扮演各类诙谐风趣人物,善于演唱当时当地新闻,如《盘陀山烧香》的单宝林等。

呆派滑稽扮演各类呆傻、憨厚人物,善以"阴噱"取胜,如《双珠凤》的来富等。

老旦:分家庭老旦、彩旦

家庭老旦扮演各类心地善良的老年妇女,重唱工,如《珍珠塔》的方杨氏等。

彩旦扮演正直泼辣或虚情假意的中老年妇女,表演上能唱能做,动作灵活,如《何文秀》的杨妈妈等。

锡剧
锡剧
花旦,分青衣悲旦文武花旦闺阁花旦风骚花旦小旦

青衣悲旦扮演各类端庄稳重的贤妻良母,重唱工,如《铡美案》的秦香莲等。

文武花旦扮演各类青年女将帅,要文能唱、武能打,如《三请樊梨花》的樊梨花等。

闺阁花旦扮演各类官家千金或名门闺秀,唱段较为细腻、文静,如《西厢记》的崔莺莺等。

风骚花旦扮演各类风流妇女,唱做都较为放荡,如《天雨花》的辛含春等。

小旦扮演各类美丽窃窕的少女或聪明伶俐的丫环,唱做都较为活泼,如《玲珑女》的李翠英等。

锡剧多数班社演员较少,行当一般不齐,演员分工不专。

传统剧目及名家编辑本段回目录

锡剧传统剧目约计有277个,如:《卖馄饨》、《卖桃子》、《卖汤团》、《卖花带》、《卖草囤》、《摘毛桃》、《摘菜心》、《摘石榴》、《借汗巾》、《借披风》、《借黄糠》、《盘陀山烧香》、《牙痕记》、《烧骨记》、《咬舌记》、《灰阑记》、《蓝衫记》、《金环记》、

锡剧
锡剧
《鲫鱼记》、《红鞋记》、《吕布与貂蝉》、《宝莲灯》、《红鬃烈马》、《武松杀嫂》、《薛刚闹花灯》、《金玉奴》、《斩经堂》、《昭君出塞》、《陈杏元和番》(《二度梅》)、《隋炀帝看琼花》、《梁祝》、《碧玉簪》、《火烧红莲寺》、《荒江女侠》、《包公案》、《七侠五义》、《血滴子》、《珍珠塔》、《双珠凤》、《玉蜻蜓》、《白蛇传》、《孟丽君》、《孟姜女》、《何文秀》、《杨乃武与小白菜》、《描金凤》、《啼笑因缘》、《秋海棠》、《枪毙阎瑞生》、《黄慧如与陆根荣》、《苦命的女单帮》、《卜灵望》、《陈阿尖》、《一条黄瓜三扁担》、《显应桥》、《庵堂认母》、《庵堂相会》、《双推磨》、《君臣游苑》、《红花曲》、《海岛女民兵》等。

较有影响的剧目为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戏《双推磨》、《庵堂相会》、《珍珠塔》、《双珠凤》、《孟丽君》,创作的现代戏《红花曲》以及从越剧移植的《庵堂认母》均先后摄制成影片。此外,尚有《拔兰花》、《红楼梦》和现代戏《走上新路》、《红色的种子》等。

著名演员有姚澄王彬彬、梅兰珍、王兰英、汪韵芝、王汉清、杨企雯、吴雅童、薛静珍、小王彬彬、周东亮、袁梦娅、黄静慧、潘华、潘佩琼、张金华等。

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

附件列表


→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词条

上一篇马蹄酥 下一篇双推磨
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101

收藏到:  

词条信息

无锡人
无锡人
超级管理员
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  

相关词条